欧洲杯 BetVictor Sports(伟德体育)国际官网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
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景观,而且是不可再生的,无法模仿的。它丰富的自然地形形成的生物景观的多样性,恰恰与遗址结合在一起,这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,在17、18世纪的英国造园中,本没有遗址,是在发现古罗马的遗址那么富有震撼力以后,他们去造遗址景观,而我们拥有的是真正的遗址。圆明园遗址经历了一百多年,在这期间跟植物、水系、地形等自然生态早已融为一个整体,这样的遗址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遗址,它的含义就扩大到了生态与文化的双重意义。
1860年,圆明园经英、法侵略军焚劫之后几乎化作一片焦土,但所幸的是,仍余留下“双鹤斋”、“紫碧山房”等16处重要景观。1873年,圆明园曾进行部分整修。1900年,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圆明园再度遭到严重破坏。八旗兵丁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,把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,几乎拆抢一空。辛亥革命后,圆明园无人管理,园中遗物被官僚、军阀、流氓大量盗走。建国之后,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:圆明园遗址要保护好,地不要拨出去,以后有条件,可以修复。北京市根据这一精神作出“圆明园一草一木不准动”决定。但是,文革期间圆明园多处山形水系被挖掘填平。
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顶峰,对于圆明园而言,生态平衡已经接受了几百年的历史考验,圆明园的水系是圆明园的“命根子”,破环圆明园的水系是要圆明园的“命”。“塑料湖底”把“活水”变成“死水”,与园林草木相隔绝,园林树木将面临严重干旱而大片死亡;“无法呼吸的死湖”,会产生大量腐坏的有毒气体,这是一场生态灾难!更何况,圆明园的湖水渗漏是有益的和必需的,因为这种渗漏水是圆明园、北大、清华一带海淀区生态环境的救命水…[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