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杯 BetVictor Sports(伟德体育)国际官网
这段文字描述的园林就在上海,是明代露香园。园中曾有规模很大的叠石山,山背有泉水,水流穿过山石,在山前汇成“露香池”,私家园林中,10亩的水面算是很大的池了。池上长桥,朱栏映水。水岸有碧漪堂。大叠石山中有一个石洞。石洞能容20人,是非常少见的大洞。更有趣的是,石洞之内沿着石壁有崎岖的阶梯可以向上攀登,洞的出口在洞顶。洞中的光也从高处照下来。游人一出石洞,突然发现已经在大石山的山顶了。位置高,视野开阔,之前经过看过的碧漪堂和大池,现在是从高处俯瞰。池中倒映着天空。水上的莲花好像荡漾在青天上。
王丽方:是的。明代文坛,园记比较兴盛。2005年出版的《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》收录了153篇明代园记。我书中用的园记经过仔细筛选,园境的描写精准而传神,流露出游者的感受,也写出园林之势。我的体会是,古代文人中有一些人,他们不仅文学水平高,而且独具艺术天赋,对景象、空间美境有着独特而敏锐的感受能力。某个时刻,他们被所处的园林景象所触动,又将这种捕捉到的感受提炼成生动的文字。他们传递的这些信息,反而是研究实物园林所难以获得的。
具体到园林用山,归结有三个目的:一是“观”,二是“游”,三是“居”。观山,是观山之形、山之态、山之势;游山,有两种乐趣,一是探山之幽深奇诡,二是登高临虚望远。游山是“游”加上“观”,是运动中的观,有各种赏心悦目;而山居,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居住的理想。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长篇《山居赋》讴歌了山居的种种美好,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。山居的建筑有的奢华、有的简朴,古人认为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人的起居行止都要融在山光云影的美境当中,读书、作诗、抚琴、作画、修行、会友,一举一动都带着美的愉悦。山居可以独享这种与世隔绝的超然和大山的幽静,生活在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丰美与变化之中。
王丽方:的确,从文到图,距离还不小,是花费大量时间的难点。毕竟古人文字简练,园境的断点、盲点太多了。我个人是空间想象力强的人,但是绘画能力远比不上善画的人。阅读文字使我产生场景想象,但是落笔要画,想象中的空间就飘忽不定,细节也难以确定。我只能反复咀嚼上下文,进一步理解园林的结构,手上则反复画草图。渐渐地,头脑中的场景越来越清晰、丰满,场景的远近、大小也越来越准确。这时可以画得比较正确。至于对空间的尺度判断、对复杂格局组织的判断,需要依靠建筑学专业的积累。我的建筑和景观设计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研判了很多情况,所以最终的画稿虽是意向图,表现也比较写意,但在工程上是基本可行的。
明代园林要是能有个总标签就好了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明代园林是什么样子。但是从我的研究来看,明代园林差异性很大,各家园林拥有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,案例的个性特征很明显。举个例子,明代在苏州太仓,王世贞、王世懋兄弟二人各建了一座园,两园相距仅几百米。王世贞先建的弇山园巨大而华丽,在明代声名远播,被推为明代江南名园;王世懋后建澹圃,他提醒“山师”,千万不能造得像弇山园,哪怕有一点点像。澹圃的营造手法果然独辟蹊径,园林趣味独特而高雅,也成为明代有代表性的园林案例。
后来,我有机会设计一个纯景观项目,当时为了庆祝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,学校要把校园内一处非常颓败的废墟地“北院”改造成绿化景观。曾经的“北院”是学校最早的建筑群之一,1911年建成时供外籍教师居住。后来,梁启超、叶企孙、朱自清等先后在此居住。80多年后,“北院”几乎成为清华大学新校园的几何中心,它虽然破败不堪,却有着可贵的历史禀赋。而且北京西北郊有着广大而美好的地形,在此处还有残余的土堆,杂树丛中站着几株古树。我要利用这些禀赋,用不寻常的手法做一处独特的景园。
我把孤残的小土丘连成蜿蜒的“远山”,现场指挥着推土机,堆出柔和的形态。我把绿草坪轻曼地覆盖在“远山”上。我在现场沿着山谷走,让工人提着石灰桶跟在后面放线,“画”出小路的走势。我在小广场的树下各处看,请工人把桌椅放在那些好位置上,我坐在那里认真体会、定位。靠着柱子的座位适合会友谈天,也适合看景发呆。东侧沿河还有个树下小广场,特别适合户外学习。这让我想起明代园记中的一个佳处,名为“忘机处”,在我的理解中,那就是“看景发呆的地方”(笑)。园子建成后很受欢迎,20多年了,如今它越来越好看。
年青一代人生长的时期,各方面条件都比我们好,他们一定会在审美和艺术上更挑剔。可以肯定,将来的社会比现在更为富裕,年轻人在艺术上不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,这是必然的。建筑设计师更需要有活跃的艺术想象力,更需要设计出比现在远为动人的美好环境景象,包括城市和乡村、山野。将来的年轻设计师肯定也会跃跃欲试地去创作。无疑,向国外各文化系统中优秀的成就学习是一大趋势,那比较容易,也可能比较表面化。与之相比,向我国古代伟大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哲思学习,以此打破现有的思维定式并发展成艺术想象力,这是一个更有意义的大方向,同时也比较艰难。我只是想先做一些此类基础研究。